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旅游管理 > 旅游心理学:晒朋友圈背后的阶级意识
旅游心理学:晒朋友圈背后的阶级意识
文/ 王如晨
来源:百度百家
原标题:黄金周旅游刷图:身份的焦虑
说近两年有一个词在网络里特别流行:鄙视链。
看个电视剧有鄙视链: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
看电影也有鄙视链:冷门国家文艺片>欧洲文艺片>日韩台小清新片>老港片>好莱坞大片>内地片
听音乐有鄙视链 :英伦摇滚、国内地下厂牌>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港台流行音乐>内地网络歌曲
逛个论坛也有歧视链:豆瓣>天涯>猫扑>贴吧
作为一个旅行攻略号,我们今天抛开其他鄙视链不谈,就跟大家聊聊旅行鄙视链:大家对号入座,做好表情管理哈哈哈。当出行的人们从远方一边刷图,一边胡汉三一样地说“我回来了”时,一小撮人在也会选择在夜晚或清晨冷冷刷了一下 “出发”。然后配了一张假期蓝得出奇的天空,渲染出一种不为人知而又想广为人知的高逼格。
这一下将中国人的旅游心理学给抖露出来了。
不论你承认否认,现在的旅游、出个远门,选择什么时候旅游与出远门,都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身份的标记,里面还有斗智斗勇,情商高的自然会出彩。
就刷图来说吧。一般情况,你去的地方,路途越远,你在微信、微博上刷图的心理价值越高,朋友圈点赞回复就比较高。
比如,上海朱申申同学在北极刷了一下图,我靠,那拍照的架势怎么都觉得跟平时不一样。然后他又跑到北美加拿大那地,在班夫国家公园摆了POSE,顿时姿势恢复了正常,感觉没有太多新鲜感。因为,同一时刻,朋友圈里,好几位朋友也在那里摆POSE。
风景的价值会因人流的规模、人声的嘈杂而被持续摊薄。白领们很憋屈。就当朱申申在北极刷图的时候,另一位朋友携父母、老婆孩子在西湖漫步。他心情很好,不过一张图也没刷。他被高大上的海外刷图大军吓着了。最终,西湖再美,都不好意思刷了。
白领们的心理是很难琢磨的哦。人多的地方总觉得没有价值。虽然它真的很美。是哦,说到山水风景,有几个国家比得上煌煌天朝呢。
但那又怎么样,你跑得太近了。距离本身意味着价值。你站在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顶,明明毛衣加身,哆嗦着也要说,晒个日光浴。而几千公里之外的上海佘山,几十米高的山包上,你说晒个太阳,这完全不一样的逼格嘛,你在佘山不引来鄙视是很困难的。
你在大草原兜风,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手机刷屏美四方,百鸟齐声唱。唱个诺,唱个赞。这是非常美好的心情,很自然的叙事。你在小区的草地上走过去,纵然你牵着孩子的手,心情如常,在大众眼里,也是不一样的。这可是黄金周啊,朋友。
当然农民朋友不在乎。旅游对他们来说,比过节都喜庆。他们喜欢往城里跑。他们的大嗓门响彻上海南京路、外滩,北京的天安门与故宫,深圳的华侨城。他们笑得很自然,拍照姿势很好看,他们有比iphone还好看的小米、魅族。
那些动辄就说堵在路上正在打羽毛球遛狗甚至偷人家大冬瓜的,大都是城里有车有房的拽比。他们自残式的刷图,与其说是表达愤怒,不如说是表达狂喜。虽然,他们留给大众太多同情、太多自嘲、太多心理平衡的理由。啊哈,幸亏我没出去,我真的很聪明,他们太他妈苦了,真高兴啊。
那些拥挤在青岛栈桥出不来,爬了一个长城垛口下不来的人们,刷的图,努力渲染一种恐怖,以便给人一种“我很不容易”的感受,加重了没有出门的人们自豪感。那真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好汉一去不复返”哦。
真的,说黄金周是个假期的人,根本就看不懂它庞大的社会剧场作用。中国人的身份在里面层次分明。自然与矫饰,温和与愤懑,高大与卑微,这一切都映射在拥挤的道路上,人头攒动的风景入口处,在城市,在旷野,在乡间。也在微信的窗口里,在朋友圈唱诺点赞的数量里。
我曾跟其他人一样咒骂过黄金周与假日办。后来我就充满感激。因为,在一个这样庞大的国家,除了过年之外,你没有一个集中的宣泄口也不行哦。假日办为人们创造了一条有效的观察途径。
这条途径,促成了旅游的规模化、身份印记的显性化。虽然也有无数的矫饰与伪装。
但无论如何,这个宣泄的窗口,都充满一股怀旧的气息。这种气息曾经洋溢在17、18世纪的欧洲。那年代,欧洲人,蜂拥到阿尔卑斯山,泡温泉,骑马,徒步,在雪山晒那日光浴。他们认为,这可以治疗他们的怀旧病。
欧洲人的怀旧,建立在对古老田园牧歌、中世纪的宁静缅怀基础上。温迪.J.达比在《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一书中描绘了风景的阶级地理意识。远离人群的乡间,不但是稀缺品,也是高贵的象征。乡间别墅区的主人们,适时地在伦敦城里打上几幅广告,发上一些卡片,他们的领地就被打上一种世外乐园的印记,想进入是很困难的。
这一幕,到最后,甚至到现代,持续引发英国乃至西欧的“进入乡村运动”。旅游与休闲成了阶级斗争、人权博弈的途径,风景的剧场里,社会身份不可能混沌一片。
美国的类似运动,要晚个几十年,但是社会脉络近似。理查德.霍夫斯达特《改革时代:美国的新崛起》一书的前三章,描绘了19世纪工业文明的膨胀导致土地神话的终结。拓疆运动里结下了赎武的精神。美利坚大地是也两层皮,乡下佬消失了,被文明转码的牛仔成了工业文明的矛盾品,美国在平等、自由与民怨中前行。这种情绪里的美国,辽阔的大陆风景给了后人尤其是海外人无限的刷图资本。
在中国,这一幕还没有真正发生。你看到的许多所谓的古城、古镇,虽然已经人满为患,许多地方政府开始将它们当成利益的乐园,门票价格高企,无赖式的语言暴力频频上演,但是,相比广阔的中国乡村,乡野,它们万分之一也不到。
当然,原本是公共产品的碧海蓝天,越来越多,已被资本、权力圈起,成为私家的后花园。中国人的刷图门槛,越来越高。
但是,即便这些公共的空间没有被圈起来,对于无数的中国人来说,过往也不是说到就到的地方。在一个无数人的面孔都混同一张的时代,旅游是不会有太多社会身份标识差异的。出行与宅在庭院,不会对周围的朋友圈产生什么心理波动,对于一个古老的国家更不会有真正的触动。
中国人的旅游地,整体还是高大上的。猎奇探险式的旅游,只是一小撮青年或精英俱乐部人士的身份标记。大部分人无非是到有限的海外,印象主义的匆匆而过,越刷图越敷衍,那种过客式的心理,在蓝天白云之间,有一种不舍又疏离的感受。平头老百姓的旅游,大都是国内,农民的旅游大都是城市地标,他们的到此一游,能让世界沸腾。
至于扫货为生的大妈、阿姨、小MM,过了这村没有这店饥不择食的疯狂,让人感动终生。旅游只是她们所谓旅途的衍生品。
真正走向中国乡野去刷图的,还在少数。因为,中国的农民,虽然候鸟一样往返东西南北,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脱离土地。当一片辽阔的大地,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的居所时,试图借助乡野展示身份标记人,是很难将它们纳入风景范畴的。在刷图人潜意识里,风景价值的高低,除了距离远近,还有风景的差异。黄土地上未经削剪的的风景,混同如一,有煞身份标记的清晰度。混同如一的世界毫无意义。
他们宁愿去那些商业化过度的所谓乡野去刷图。而且常常刷出一股子“三明治心理”。过度商业化的乡野,是一幅幅碎片化的城市赝品。每处剪裁过度的风景里,都有无数的民怨。不刷图,不存在;刷图吧,又一股子气。最终还是刷吧,世界存在,我也存在。
而且,进入乡野去刷图,往往是一种审美的姿态。这姿态很精致,但是很脆弱。当遭遇类如凤凰古城这样的地方力量,审美的游客,会被当地视为羔羊又为一种侵入力量,一次性的商业暴力就时刻上演。你的审美,你原本的身份标记,你那份带有对于乡野的说不出的同情感,那种自得,换来一次精致的文化破碎。时过多年,你都难以修复。因为,你放不下你的身份,撕去那标签是很痛苦。
你会说,越是风景美丽的地方,越穷的地方,人的道德水平越是低下。然后,什么也挡不住你继续刷图,破碎之后,你的身份印记依然花枝招展。
刷图里的阶级地理学,实在也是绕不过去的心理学了。况且中国人是非常善于怀旧的,就连风花雪月里也到处都是。我曾简单勾勒过从《诗经》到近代文学里的“怀旧”脉络,惜未成文。我认为它就是一个人生与时间的乌托邦,一场甘心的人生悲剧。在普通人的的怀旧面前,《桃花源记》不算什么,康有为的“大同”也不算,民国的乌托邦不算什么,至于社会主义算不算,我们现在还在走着瞧。
不过,无论如何,把黄金周的刷图放在全球看,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不是浪得虚名。“旅游”狂潮,在黄金周这个窗口,是以一种宣泄的方式流向全球各地的。
人们认为,在一个大国的生活的夹缝里,没有神圣可寻,神圣的东西都在远方,在人迹罕至、渺无人烟的地方,或者在异国的情调里。
假期哪里也没去,未脱虚荣心的我王二羔,当然不太同意这点。假期前一天,我重新翻了一下美国神话学家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与《英雄的旅程》,只为体会他写的那句话:“现代文化传统的毛病之一是,总把圣地视为在我们居住地之外的另一个地方。这样,我们就失去了与自然的协调感。如果你不能在你所住之处找到圣地的话,你绝不可能在任何地方找到它。”
这也是我王二羔为自己寻求心理平衡的方式。在远方,你可能只体会到了虚无与过客情结。在上海嘉定的乡间,我看到了文明的变迁。纵有很多刻意,我毕竟也要存在感嘛。
旅游与刷图,其实就是一种当下的心理修复。但是,这种修复的机制忽视了真正的神圣所在,它确实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坎贝尔说在居所附近,我要说,它在我们心里。再美的风景,如果没有契合你的当下意识,无数的刷图,都是大自然的死亡。
我相信旅游刷图的心理学力量。但我不相信刷图本身的力量。更不相信身份展示与旅游地图的标记力量。
写到最后,我“笔格”有点乱套了。总之,黄金周的刷屏,刷屏里的阶级地理学,中国人身份印记宣泄的意识,往往就这么自残。
什么时候不出发,自己不刷图,却能让周围人刷图,那可能才真是上档次的。我的朋友向老师假日里去阳澄湖吃大闸蟹,碰到了姚明,发了几张照片。姚明爱吃蟹是有名的,曾带NBA一帮人去那里high。他假日去那里肯定是吃这个玩意的。要是他在湖边驻足欣赏半天,我看比杀个人都残酷。想到这里,我觉得,人生当个姚明真是不错的,他活得真滋润。
写到这最后一句,本来我想说,还有无数的朋友既没出去又不像我徒个步也刷图、刷图不够又要写字,他们心里也许有更多深沉的力量,不比姚明LOW。然后,我刷了一下微信,有两个假期真没出去也没刷图的,其中一个是大V,他幽幽地说了一样的话:“今日阳光真好,出发。”
还是这样子啊,晕。
国庆周哪些景区成为众人“槽点”?点击原文链接,吐槽更健康。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朋友圈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旅游心理学:晒朋友圈背后的阶级意识知识,对于朋友圈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旅游管理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上一篇: 答案【旅游心理学】第三章
下一篇: 蒋维敏:茶会所(私房菜)餐前茶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