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基础课程 > 面对疫情,家长该如何思考孩子未来的教育,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面对疫情,家长该如何思考孩子未来的教育,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面对疫情,家长该如何思考孩子未来的教育,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为阻断新冠肺炎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不过,全国青少年新冠定制版“加长版寒假”的来临,却有人欢喜有人忧!新学期被暂停,学校开启“停课不停学”,孩子们开始借助电子设备完成课程。青少儿的精力和体力都极为旺盛,多出来的假期又不能用于户外活动,整天不能外出的孩子无奈待在家里强制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对那些懂事自觉的高年级大孩子来说尚且可以做到,但对那些5~10岁的孩子来说,简直是新鲜事,一方面孩子们不知道如何融入到在线学习,特别是教育互动强的学龄前阶段,在线学习基本无法实现;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天性顽童,疫情憋得孩子出不去,玩不了,学不得,导致了已经复工的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无计可施。
由于学校密集度高、孩子自我防护意识差,出于疫情管控稳妥考虑,至少延续到5月份才可能解除。在这期间如何做好低学龄孩子们的教育,对学校和家长来说真是个难题,但与此同时,家长们更应该积极思考、行动起来……
1.不能输在起跑线,孩子的教育真的太难了
在轰轰烈烈的在线学习开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在线学习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注意力太难集中了”!网络上的诱惑实在太多了,孩子上网课的时候容易分心,小手面对着屏幕的诱惑情不自禁点这点那。
等一回过神来,早就不知道老师讲到哪里了,让陪在一旁的家长头疼不已。同时老师们也在朋友圈大倒苦水,一个班二三十人,实际上课的只有一两个人,听课效果真实还要打问号。
实际上,孩子们天性童心,还没养成自律的习惯。从小到大,一边是家长缺乏对孩子注意力培养的引导,一边是孩子无节制的玩耍嬉闹,导致孩子在无意义的玩乐上浪费大量时间。
在线学习所暴露出的“难”,其实也是孩子们日常成长中被家长容易忽视的问题,总结出来就是孩子没有养成学习的主动爱好性。如何让孩子们在成长中培养出长期的学习欲望,激发孩子对知识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而非强迫式干预,对想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们应多思考多实践。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校的教育使命在于”教书育人“,而家长的教育要领是在于引导!迫于应试教育,学校更多重心放在知识传授,家长们也被导向盯住成绩,而忘记了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际上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兴趣比成绩重要、习惯比知识重要、见识比书本重要”。过去相当一段长时间内,我们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好奇心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和启发作用,反而在慢慢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我们确实培养出了很多的学霸,却少有成为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企业家。
反观西方教育,教育并非成绩至上,而是更注重孩子们思维发展与创造,更加注重孩子们好奇心保护与启发。当孩子从学龄前阶段开始,就会大量涉及到以动手、观察、体验为主等的校外课堂,考虑更多地保持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从而让孩子能够对科学的学习保持很好的热情。
3.培养兴趣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在儿童时期对科学的探索
每一个孩子对机器人基本上都是天然好奇、零抵触的心态,他们对机器人这种科技产物充满强烈新奇感,这些机器产物带给他们科技的力量与惊喜。与机器人大量互动,这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保持好奇心,增强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只要家长把这股好奇心以及因此产生的学习欲加以引导,可以增强孩子探索而带来成就感,促进孩子对更多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4.教育,就是找到一个人的“生命方式”
经常有家长说,“我要好好教育教育孩子”;也有家长会讨论,“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孩子”;更有专家学者说,“教育是开启每个人生命的钥匙”。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呢?教育,到底是让孩子怎样更好的学习到知识,还是更好地成长呢?
我认为,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以哪种方式,去活着,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的方式。但是,我又觉得,生活方式,在这里,其实是轻了。我所理解的教育,应该称之为:生命方式。就是选择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生命最可贵的,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而生命最精彩的,就在于每个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当这种方式适合这个生命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生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和外在的评判标准不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生命的主体,也就是这个人才会知晓。
譬如有一种人,天性就是善良悲悯,他们觉得能够帮助到别人,就是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譬如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也有另一种人,热衷于开创和创意,热爱用商业的创新,去影响和改变社会进程和生活方式,譬如苹果的乔布斯和维珍的布兰森;当然也有热爱思考,成为学者,热爱冒险,成为探险家,热爱钻研,成为发明家……
而这个地球上,有多少个人,其实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方式。有的机缘巧合,表现的充分,就成为大家瞩目的对象,更多的,则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但,就本质上,其实没有任何的不同。我所理解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去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如果他所做的事情,还对社会有一些帮助,那就太好了,就算没有,也没有什么关系;他所过的生活,如果是健康幸福的,那就很完美了,如果不是,只要不影响他人,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对于生命,每个人,只有他自己,才能对它负责。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无论你是他的亲爹,还是亲妈。
孩子渴了,饿了,悲伤了,快乐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同样的,孩子的生命里,最需要什么,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哪一种生命的方式,最适合自己,也只有他才知道。
5.家长选取哪种教育,其实是来源于自己的价值观
家长给予孩子哪种教育,其实是家长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度过怎样的人生。
作为家长,你所给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你对生命的理解体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期望孩子得到。
譬如,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平安和顺遂,你就会让孩子不要去冒险、拼搏,只要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好;如果你觉得一个人最宝贵的是个性和自由,你就会鼓励孩子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不要受到任何规则和制度的限制,追求自己的人生。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两种比较的方式。一种,是我是曾经这么度过人生的,并且我对自己很满意,那么,我就要把这么宝贵的人生体验,都教给你。另一种,是我曾经没有度过的人生,我现在很后悔遗憾,觉得如果那样的话我会很幸福,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应该学习我没有学到的,过着和我不一样的人生。
这本身,都没有错,都是爱的体现,也都是生命延续过程中最朴实和最基本的体现。但是,这种方式不能做得过于极端。一旦极端了,违背了孩子本身的发展诉求了,就是不好的教育了。
我们就拿商人的角色来说吧。很多商人自己做事业,做的很好,既有成就感,也过着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于是,就像自己的孩子,也要和自己一样,不仅从小就给孩子进行各种相关的知识、技能、礼仪等的培训,甚至每天早餐的时候,让孩子看公司的财务报表。这就是典型的第一种类型。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也是商人,事业也做的很好,但一点也不喜欢剧烈的竞争,背负的巨大责任,更不享受繁重的会务和频繁的外出。那么,他就会告诫孩子,干什么都行,就是别做商人。然后,不仅不让孩子接触任何和商业有关的信息、知识,还会专门注意孩子的艺术、文学等等的培养。
可是,神奇的是,很多刻意培养下一代商业经营的家庭,孩子成为了艺术家;而刻意不想让孩子从商的,孩子却无比热衷于商业事业。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也不奇怪,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家庭里。说到这里,我是多么庆幸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没有了“接班”这种制度。这几乎是从一出生就决定每个孩子生命方式的,不知有多少孩子,成年后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同样也有多少个孩子,渴望做他厌恶的事业。
但是,我又有很多的遗憾,就是现在还有很多的家长,在考虑给孩子哪种教育方式的时候,在犯着同样的错误。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无论那种教育方式,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适合孩子与否。在选择哪种教育方式之前,一定要依据每个孩子的特性,而不是自己的人生经验。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无论哪种方式,请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某种东西,科学家叫它基因,哲学家叫它天分,宗教家叫它命运。我也说不清楚,这究竟应该叫做什么,不妨就笼统地称之为“内在”。
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而且,每个孩子的内在,都是不一样的。这种内在,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性格品质,一种是才华技能。
于性格品质来说,大多是一诞生就体现出来的。养育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就算刚刚出生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脾气都会不同。最明显的就是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同样的父母,一出生就可以感觉到,有的孩子很乖巧,有的孩子很霸道,有的孩子很敏感,有的孩子很任性。这些,真的就是我们常说的“上天注定”,而且,很难改变和扭转的。
而且,我们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其实就是指的这一部分。家长无论要给予孩子怎样的教育,都要首先考虑到这个因素。否则的话,就会遇到很多的冲突和矛盾。
这部分,是孩子的根基,那么,才华和技能,则是生长在其上的枝条。这一部分,是随着孩子的身体成长,以及认知程度,还有知识学习的变化,逐渐呈现出来的。譬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随着开始掌握语言技能,就变成了一个小演员,能说会道爱表演。有的孩子生性沉稳,刚开始能够拿到东西,就会一个人琢磨很久,再大一点,还要研究内部的结构。
同样的,我们所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指的大多是这一部分。家长无论想要孩子在哪些方面有很好的发展,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就是和孩子品行所一致的“天分”,顺应、鼓励,并发展它。
6.今天的改变,明天的收获
在一次家长的分享中,每个家长在一张纸上写下对孩子的期许,我们发现,有健康、幸福、坚毅、自由、幽默、快乐、领导力、独立思考 等等;同时,在另一张纸上写下我们认为孩子需要改变的一些方面,有磨蹭、多动、话太多、脾气暴躁、不讲礼貌 等等。
为人父母,我很理解,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的很好。但是,我们也惊奇地发现,我们对孩子的期许,其实是我们认为孩子应该改进的源头。
也就是说,它们其实是一致的,当一个孩子磨蹭的时候,很可能是在认真独立思考问题;一个孩子多动的时候,很有可能是在培养行动能力和领导力。
我们期许的,和我们抱怨的,其实是一件事情!那么,错的是谁呢,孩子,还是家长?!
我一直都认为,“知识”是应该长在“性格”之上的,这才能构成统一的“内在”。有了这个统一的内在,我丝毫也不在乎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看惠特曼的诗集,或者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从来不读文学经典。
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可是,这可能吗?我认为是可能的。
在家里,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内在,并给予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在学校呢,则不进行标准化的教学,给予每个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学习自由。
在纽约,已经有一位前GOOGLE的员工,创办了基于尊重每个孩子学习规律的学校Altshool。在那里,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性,选择上什么课,以及课程的进度。
而老师,则会根据这个孩子的所有学习数据,以及行为兴趣的评估,给孩子完全属于自己的课程表和评价体系。也就是说,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上一年级的阅读,而同时上五年级的数学。反过来,也可以。
在这种教育方式之下,每个孩子都会发现自己比别人做的好的地方,同时也会发现自己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帮助别人,也需要向别人学习。自然,也就不会有 “ 优生或差生 “ 的评价体系了。
有人会问,这适合吗,会不会变成放羊班,让孩子失去了进取心?的确,我也不能对这种教育方式打包票。但是,我认为,这种教育在方向是对的。而且,尊重了每个孩子的成长。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方式,对于这个孩子的生命,不就是最好吗?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对个性教育有如此大的热情。我是从师范专业毕业的,又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出版,我特别反对老师用所谓的”优生和差生”来评判一个孩子。
要知道,如果老师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优秀的;如果老师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差等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而言,最不应该的,就是过早地、蛮横地、强迫地给予孩子某个标签。无论这个标签是“差生”还是“优生”,都是不恰当的。
那么,类似Altshool这样的理想的个性教育方式,于我们遥远吗,我们永远也不会达到吗?
很神奇的是,就在北京的公立小学,就有自己编课本,全人教育(关注每个人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的全面挖掘),大课制的学校。而且,也不设期末考试,而是进行五天的闯关游戏活动。分为将故事、数字游戏、唱歌跳舞等等的关卡,不打分数,只分过不过关。
所以,就算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下,我们依然能够做很多事情,让我们的孩子能够相对自由个性的成长。我相信,这所学校之所以有如此大胆的举措,是和家长的要求、鼓励、支持密不可分的。
你多做哪怕一点,你的孩子就会因此而受益很多。而我们的学校、社会和每个家庭,其实都应该为个性化的教育,积极去努力。
所以,请多做一点,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孩子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面对疫情,家长该如何思考孩子未来的教育,因为你所改变的,是自己孩子的命运知识,对于孩子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基础课程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