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种与考证
  • 全部课程
  • 分销联盟
  • 培训认证
  • XR浏览器下载
  • 文章资讯
  • 学习中心 APP下载
    扫码下载-100VRAPP
    扫码下载-技能培训APP
    扫码下载-互动科普APP
    建议意见 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或者拨打客服热线获得帮助

    电话:0592-2529323    0592-5551325

    邮箱:help@onesoft.com.cn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基础课程 > 从不同视角看,如何结合《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有效实施幼儿园教学?|侯莉敏 步社民 夏明珠

    从不同视角看,如何结合《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有效实施幼儿园教学?|侯莉敏 步社民 夏明珠

    发表于:2020-05-07
    阅读:10132
    评论:0

    2020年3月27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了关于印发《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指南》等11个文件的通知。在学前教育领域,关注得比较多的是《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

    长期以来,幼儿园师资供给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师资质量也参差不齐,加上这次疫情影响,幼儿教师的流失率可能也在继续攀升。与此同时,每年也有大量学前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幼儿园,但年轻教师的流失率却远高于老教师。

    如何对师资质量有一个基本保证?如何在教师生涯的初始阶段留住新教师,并支持他们往后的职业生涯?本次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无疑是对“新教师”的重视。

    日敦社幼师学院就《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采访了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侯莉敏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建桥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步社民教授;北京某高端幼儿园中方园长夏明珠老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希望他们的分享可以让大家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有所助益。




    侯莉敏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

    “‘国培计划’有关项目实施指南”这项工作是2019年1月份,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来启动的,当时组织专家来进行讨论,共涉及十几个文件。

    01 /

    缘起背景

    “国培计划”自2010年启动实施近10年来,培训教师1500多万人次,基本实现了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全覆盖,为广大教师创造了宝贵的培训机会,推动了各地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加强了教师培训重点基地建设,提升了各地教师培训的专业化水平。

    但是,国培进行了10年,实施过程中有经验积累,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像上海就在国培中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但有一些地方做得效果就不尽如人意。因此,教育部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制定和颁布这一系列的培训实施指南,对各地相关部门和各个培训机构执行下一轮的国培计划起到了很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02 /

    这11个文件

    主要遵循三个导向

    在《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等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到这些文件遵循三个导向:
     
    一、问题导向。不管是新入职教师,还是农村教师,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关键的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大小以及轻重缓急各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一些菜单式的培训内容。
     
    二、持续行动的岗位能力导向。就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能力导向上,和之前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对持续性地培养教师在岗位中的岗位能力。
     
    三、评价驱动导向。这些培训不是随便请一些老师来讲,然后培训完了就完了,而是希望有一系列的评价驱动,从评价效果倒过来推这些受培训的老师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这些能力不是建立在老师的知识上,而是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的。我们当时在这个会上,就是希望通过这些文件来解决这三个导向而确定的内容。

    具体到《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培训内容的构成上符合“三个导向”。尤其在“问题导向”和“能力导向”方面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涉及了四大块——问题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

    并且设计理念也是以教师的能力来体现的,一个是对幼儿研究与支持的能力,一个是教师持续的学习规划和发展的能力。在能力导向上,具体的任务要求和要点的设计里,比如你可以看到“怎么样去解决新入职教师观察儿童”的问题。

    以行为观察来举例,“如何去主动观察?如何有目的地观察?如何根据观察结果来分析?”虽然这是以能力导向来设计的,但同时是根据问题导向来的:幼儿园的新入职教师不太懂什么是观察,所以文件里提出了主动观察;观察是面面俱到的吗?文件里又提到要有目的的观察;教师们记录了一堆东西如何去分析?文件里也提到要分析和运用。

    03 /

    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在方向上有了较大变化

    此外,从《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出发,我们可以从整体上审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的方向。
     
    职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院校,特别是高职、中职这一级的院校,很大一部分的课时量是以艺术技能化为导向的,甚至有一些学前教育的专业比赛也是唱唱跳跳。

    但是,现在的这个《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里,突出的重点是“师德”和“儿童研究”和“支持儿童”的能力。并不是说完全不需要让学前专业的学生唱唱跳跳,而是对一个幼儿园老师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读懂儿童、理解儿童,要有儿童的视角。
     
    去年《学前教育研究》联合上海师范大学一起组织过一次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的讨论, 关于学前教育职前的一些课程设置,大家都提到一个困惑:怎么样把知识导向变成能力导向?如何将培养学生研究幼儿、解读和支持幼儿的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对学前教育这个学科的基础理论来说,也会是一个大的转变。

    以前的学前教育的基础学科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现在一些新的学科,像诊断学、脑科学可能也会成为我们新的基础学科。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指南》里隐含了学前教育领域中的“儿童发展为本”,希望所有老师在这个过程里建立起研究儿童、读懂儿童、支持儿童的能力,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并且在这个过程里,老师们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



    步社民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上海建桥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

    01 /

    继续不提“课程”与“教学”


     

    仔细阅读《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发现本世纪以来教育部颁发的所有关于幼教的法规性文件里都有一个共性:没有“课程”和“教学”这个提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里也没有“课程”和“教学”的提法。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代表的是政府的意志,也可以说是集中了幼教学界、实践界的共识。我想这一次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也避开这两个词一定不是因为疏忽,应该是有用意的。

    我们当下在幼教课程改革过程中,强调“课程”、强调“教学”,沿袭了多年的惯性,但跟政府的这些文件不相匹配,以至于经常需要费很多的口舌来重新解释、定义这两个词。因为传统的“课程”容易联想到“学科”“分科”;传统的“教学”容易联想到成人主导的“知识传授”,这与《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的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性、注意学习品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为本等精神不相容。
     
    新颁发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再次避开这两个词至少告诉我们,在幼儿园教育的视域里谈“课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分科课程,而是活动、行为、体验,是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其周围的环境互动的过程,虽然它也应该“有目的、有计划” 地进行,但其载体应该是幼儿当下的生活和游戏,应该充满游戏精神。

    我们说“教学”的时候,不是成人居高临下地为幼儿提供知识和技能,而是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在环境中与自然(材料)、社会互动、探究并自主成长的过程,是以幼儿为主导的师幼互动、伙伴交流的过程,它依托的是生命成长的体系而不是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它承载的更多是生命的意义而不仅仅是知识、技能传递的过程。这样来谈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才与《纲要》《指南》精神相匹配,才能彰显幼教的特殊性。

    02 /

    对职前和职后的培训

    具有方向性的意义

    幼儿园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培养,在很长的时间里与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新颁《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在推进幼儿园教师成长方面和《纲要》《指南》基本精神的落地方面,更加契合与匹配,这无疑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教育的转向。
     
    我的履历里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在参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前培养。这几年到幼教实践一线体验多了,发现现实和《纲要》《指南》所指引的理想化状态仍有很大的差距。《纲要》颁布已经20来年,《指南》颁布也已经8年多了,但理想化的幼教改革在实践上依然艰难。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亮点,比如幼教界的“活教育”实践,比如传承了近百年的“鼓楼”依然青春,比如安吉游戏、花草园、芭学园等先锋幼教区域和园所。但整体上来说,呵护孩子天性,创造有质量的幼教,我们仍然需要作很大的努力。这其中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从观念到现实,需要完成“惊险的一跃”。这“一跃”是要靠人来完成的。
     
    人为什么难变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教育难变。就职前培养来说,大学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么多年来,从整体上来说没有根本性改变,职后的教师培训虽然需要很强的实战性,但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根本脱离旧的框架。

    比如说我们特别注重所谓才艺,注重分科,注重集体教学。所以我们会看到,好多场合依然热衷观摩课和说课、评课,热衷教师表演,热衷才艺展示。《指南》强调的整体性、关注个体差异、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常常被忽视或曲解。
     
    这种背反为什么一直长期存在呢?就是因为我们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评价都还没有改变过来。所以在关注《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的时候,发现这个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不提“课程”“教学”,比如强调新教师的观察、倾听和对幼儿行为的解读能力,比如适宜地对幼儿活动的支持能力,比如家园、社区合作的能力,比如重视环境创设的能力等等。

    这些强调不仅对新入职教师,而是对整个职前和职后的培训,对幼儿园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都具有方向性的意义。

    03 /

    注重教师的“内生学习力”

    此外,它把新入职的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为“岗位胜任力”和“内生学习力”,也非常有意义。教师的发展,并不只是从大学毕业到上岗就业,他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而是一个新的更持久的学习的开始。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不断学习,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智慧陪伴的岗位,是用成长陪伴成长的岗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幼儿园教师其实是一个要求特别高的行业。因为老师在课堂里“讲知识”,这是最容易的事。但幼教岗位却需要你有情怀、充满智慧地来跟充满灵性的孩子打交道。

    幼儿园教师应该比大学教师还要难做,因为幼儿园教师不仅要有思考力,需要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但进入保教场域的时候,需要的是情感,需要面对孩子时发自内心的愉悦和鼓励。幼儿园教师经常需要在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面对中切换,这是特别不容易的。这是需要终身学习、实践反思的。并且这种终身学习和实践反思,必须有“内生的力量”。
     
    这次发布的培训目标部分特别强调“内生学习力”。也就是说,新教师一开始就要成为一个自觉的学习者。学习不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任务,培训不是为了完成一个个培训项目,而是完善教师自身的必要,是“成长陪伴成长”的必要。所以要激发新入职教师的内在的学习欲望。这样的目标定位我觉得非常有价值。

    04 /

    实施的过程

    应该是充满弹性的

    在落实培训任务的过程中,我觉得有些规定应该是有弹性的,不是一条一条机械地去完成任务,不是规定动作做好,上交作业就完事了。而应该留有激发“内生学习力”的空间。
     
    既然入职,培训不能成为“再进大学课堂”。应该注重实践场域中的提高。比如第一年是适应期,新老师需要在保教现场践行正确儿童观,需要强化在活动过程中的观察,通过观察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通过观察来思考幼儿发展目标和当下活动目标之间怎样协调的问题,并实施适当的互动和支持。

    尤其是新教师的新观念与幼教现实相矛盾的地方,让其独立思考不要轻易地被现实同化。对有关这些问题的研讨,有助于老师们找到一些实践中的“点”,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激发老师的内生的力量。这次的《新入职教师培训指南》在这方面是重视的。
     
    是不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写心得体会,而且应该有数量的要求呢?我觉得一定的数量还是需要的,但是不要机械地来做。把培训引向只是“完成任务”的话会比较糟糕。从小学到大学,学习生涯已经习惯于完成一个一个的作业任务。如果我们的培训,包括园本的培训,只是盯着任务,而没有看到新人对职业态度的改变,内生学习力的激发,我们就很难看到一个优秀的起点。
     
    我想,《新入职教师培训指南》不是硬性的指标,它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给出了规范性培训的大致要求,具体的执行可以有弹性一些的,重在激发新老师在新实践中的思考和提升。
     
    就像跟孩子打交道一样,我们也需要倾听,需要倾听新教师们怎么想、怎么说,而不要把这个培训当成一个必须要完成的几个作业,好像作业数量达到了,培训任务就完成了,完全不是这样的。
     
    在推行方式上,是省市层面做统筹,市级层面来组织,区县层面来具体推行。落点在县域整体推进。区县层面推行的时候,又有一个“三”:集体的教练式培训、基地园师徒制培训,最后是园本培训。所以园长和新教师的关系,就在园本培训这一级,最终起作用的也是最基层的园本层面。
     
    所以园长在把握这个培训的时候需要进行选择,要给新教师一些“呵护”。三级培训,如果是机械式照搬,继续分数式考核,一层一层往下压,当心最后会压到新教师灰心丧气,无力无心面应对现实的问题,对职业的理想和向往都被消磨。我们希望的是“点燃”,这才是培训的要义。

    05 /

    园本培训中

    更应该关注“真问题”

    园本培训的师徒制中,师父要更多关注到新教师的真问题——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尽量不要给新教师灌输很多的“你应该”,而更应该关心“你有一些什么样的思考,说给我听听”“你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困难,看看我能否协助你解决”。
     
    比如与家长打交道过程当中的困惑、一日生活安排方面的困惑、高校学习的理念和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困惑……如果能多倾听新教师的困惑、帮助新教师解决这些困惑,并鼓励新教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这对新教师建立职初的信心会带来真正的帮助。而这也是我在关注《新入职教师培训指南》过程中特别赞赏的一点——强调关注“真问题”。



    夏明珠

    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

    美国田纳西大学儿童与家庭研究专业博士

    曾担任IB幼儿园PYP协调员

    著名幼教集团研究院副院长

    现任北京一高端幼儿园中方园长

    01 /

    培训体系更加规范和完善

    内容上都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

    有《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肯定是很好的事,它规范了教师培训体系。在此之前,可能各个地方有自己的做法,但是相对全面的、规范化培训体系是没有的。

    此外,这个文件里强调资源之间的互换,很多优质的幼儿园,不管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会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区域内的资源流动性会更强,互相学习的可能性也会更多,这也是非常好的。

    文件所提到的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能够分析到老师所需要的各种能力,与教师的专业标准也是相对应的,这些内容对老师来讲都具有直接的作用。

    02 /

    园所内部在新教师培训上

    也应该有一个规范要求

    但我更关注实操过程中如何落地的问题。第一,我所了解的关于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些研究来看,一个新老师在前5年的学习都是实践当中的学习,来自每日生活点滴的积累。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来自的是园所内部互相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反思。所以,我认为教师进修学院这个层次,应该对每一个园所自己的保教主任或者教学园长,在自己园所内部的新教师培训上也应该有一个规范要求。

    在这个文件中提到,要去基地园学习,但每个园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都是有差异的,作为一个新教师来讲,很难将在基地园的所学运用到自己的幼儿园去。这个过程是需要幼儿园的保教主任,或者是教学园长给予指导的。老师学到这些东西能不能直接用过来,如何用过来,保教主任或者是教学园长起着非常重要的转化作用。

    03 /

    不同幼儿园新教师的层次有落差

    如何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

    第二个方面,我个人看到不同的幼儿园对新教师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我之前工作的幼儿园,从教委的层面,已经有了对新教师培训的服务,每个学年都会组织。我发现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民办幼儿园的新教师都是刚毕业或者工作一年的,但是一些非常优秀的省级、市级示范幼儿园,新教师可能是工作了四五年的,层次上有很大的差异。

    公办园资源非常好,可以给新教师逐渐成长的机会,但民办园并没有这种资源,大部分的民办园会有很多人工成本的考量,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需要老师来了就必须能够做这样的工作。但公办园有些老师,可能从保育员就开始干,一年后成为配班老师。不同的幼儿园新教师的层次有落差,这种情况下如何去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

    而且在这头一年当中,新教师要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园所里是否有配岗可以支持?这也是园长比较担心的,尤其是在民办园,会承受很多压力。比如我同时送6个老师出去,那就有6个班都需要有人来顶岗,而且这6个人的压力也会很大。所以也会因为很多不平衡而造成一些问题,让培训很有可能就成为了应付的差事。

    04 /

    民办幼儿园更希望

    有些内容在职前就能完成

    此外,我认为某些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在职前教育就应该完成。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发现国外的职前教育是非常成体系的,跟一线有非常密切的结合。所有的老师在毕业拿到教师资格证时,基本上就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懂得幼儿园基础的要求,比如一日常规、对孩子的养护方面,以及对孩子发展的基本认知等。

    可是我在民办园做园长过程中,面试了很多老师,能够把《纲要》、《指南》以及五大领域说清楚,可能就是一个比较优秀的面试候选人。对很多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单体民办幼儿园要承担让这些新毕业的教师快速从认识这个行业到学会这个行业的职责,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充足的资源。

    我了解到现在有一些高校确实在改革,比如大三、大四就开始让这些学生出去经历一年或者半年的全职实习。作为园长,我会倾向使用这样的毕业生。
     

    05 /

    这些培训内容

    一年之内能完成吗?

    最后,新教师培训这个体系是非常完整的,但是在一年之内能让老师学明白吗?以个人的经验,一个新入职老师在第一年里,可能给到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就是能在一日生活里把握各个环节,知道在各个环节里面要做什么,怎么跟老师配合,怎么回应孩子;第二是要对幼儿园里面各个学习区域大致了解,了解区域的创设与材料投放,了解各个区域大致对应孩子发展的哪些方面。一个新老师能够完成这两个目标,我就会觉得他就是一个很好的、有潜力的老师。
     
    如果是在一年之内要完成文件上的所有内容,我觉得很容易浅尝辄止。比如说“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写出一篇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活动方案”这样的任务,以个人的经验,教师如何在工作第一年后能够真正理解学习品质的意义,理解区域活动中的学习,就是相当可以的。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公众号日敦社幼师学院(ID:KTCR2018)主编 / 晔子,撰稿 / 小秋

    附件:《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原文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9号),推动各地形成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规范化培训机制并做好规范化培训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指南。

    一、目的与意义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的目的在于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夯实新教师队伍的专业基础,整体提升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使之尽快成为合格的初任教师。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是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和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优质均衡地提升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质量的标准化、制度化的系统设计。有助于建设“以园为本”“整县推进”的教师发展支持系统,推动“创新驱动、原点启动、梯级自动、全面联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通过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幼儿发展,提升园所质量;有助于新时代国家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建设“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同时,基于《指南》《纲要》规划与实施规范化培训项目,形成地方幼儿园教师新入职培训标准和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1. 通过规范化培训提升新教师岗位胜任力和内生学习力

    通过规范化培训方案着力解决培训目标的规范、培训内容的规范、培训方式的规范、培训师资的规范、培训考核的规范以及培训组织与经费的规范,从根本上提升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岗位胜任实效和内生学习力。

    2.通过省地县联动推进县本、园本研修并打造团队

    通过省市统筹、地市组织、整县推进,整合区域内外专家资源,采用主题导向、任务驱动、评价激励等方式,系统规划并切实实施为期一年、分段推动、循序渐进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推动县本研修并涵养县本团队,以县本研修带动园本研修并涵养园本团队。

    (二)任务

    1.打造规范化培训方案

    (1)基于幼儿园教师关键岗位任务,设计主题鲜明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方案》,并依据方案开展实践性、激励式的规范化培训。

    (2)基于新教师首次上岗后所要面对的真实工作任务和面临的真实工作问题确立培训内容,加工生成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3)以区县教师进修院校的教练式集中体验培训、培训幼儿园(培训基地)的师徒制基地浸润培训、聘任单位幼儿园的返岗实践培训为培训方式。

    (4)教师进修院校、培训幼儿园(培训基地)和聘任单位幼儿园共同对新教师进行考核,加工生成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培训评价资源。

    2.生成规范化培训机制

    (1)明确省市统筹、地市组织、整县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

    (2)省市层面建立具有培训设计和示范引领能力的稳定且可持续的团队,区县层面建立由一批教研员、教研骨干、特级教师和名园长等组成的稳定且可持续的团队,并“承上启下”地展开规范化培训。

    (3)调动并培育区域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建设稳定且持续的“基地园”“师徒制”研训团队。

    (4)完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的支持服务体系。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院校三方各司其职,将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并提供足额经费保障。

    三、内容与方式

    (一)内容

    根据国家对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岗位能力要求,系统设计幼儿园新入职教师上岗时应理解、应做到和应反思的规范化培训内容,并使之成为各省市区县和幼儿园的“共同纲领”。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关键岗位任务及其胜任要素,以关键岗位任务、关键岗位任务胜任要素、关键岗位任务胜任要素的典型行为表现为培训内容模块、专题和要点,系统设计规范化的培训内容。

    规范化培训内容以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为基本设计理念,围绕“师德修养与职业信念、幼儿研究与支持、幼儿保育与教育、教育研究与专业发展”4个模块展开。4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又具体化为18个培训专题,18个培训专题又进一步具体化为培训要点,每个培训要点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培训方法、培训过程和评价要求。培训内容要点具体化为可操作、可记录的任务要求,任务要求又以手册式或表格式活页任务单的形式呈现,切实形成主题导向、任务驱动的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系统,同时也让活页任务单成为新入职教师成长记录袋和项目进展档案袋。

    培训内容与要求

     

    培训内容与要求

    模块

    专题

    要点

    任务要求

    师德修养与职业信念——旨在帮助新教师学有榜样、行有准则并具文化自信。

    来自榜样的力量

    1.优秀幼儿园教师事迹

    2.四有好老师是什么样的

    (1)阅读1本关于幼儿园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书或观看《我是幼儿园教师》系列纪录片,写1篇读书心得或观后感悟

    (2)学习四有好老师主要精神,组织1次线上或线下的关于如何做四有好老师的集中讨论,并进行记录

    我们的行为准则

    1.熟悉并遵循《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理解并遵守《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3.熟悉并遵守学前教育相关法律和政策法规

    (1)阅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写1篇《我心目中的幼儿园教师》

    (2)阅读《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写1篇《我要做的十件事》和《我不能做的十件事》

    (3)阅读《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写出1篇心得体会

    源于文化的自信

    1.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种表现形式

    2.熟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几种主要载体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活动设计

    (1)找到3种以上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

    (2)找到3种以上可以在幼儿园使用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形式

    (3)与师傅一起设计一个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教育活动

    (4)在园所集体活动中展示1次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底

    幼儿研究与支持——旨在帮助新教师熟悉并具备观察与分析幼儿的典型行为、研究与支持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评价与激励幼儿的最近发展等岗位核心素养。

    幼儿行为观察

    1.主动观察

    2.有目的的观察

    3.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运用

    (1)观察1名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

    (2)观察1名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

    (3)观察1名幼儿在综合主题活动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

    (4)观察1名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

    幼儿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

    1.理解差异的多样性

    2.支持多样化探究

    3.发现并欣赏强项

    (1)观察3名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各不相同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和支持方案

    (2)观察3名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各不相同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和支持方案

    (3)观察3名幼儿在综合主题活动中各不相同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和支持方案

    (4)观察3名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各不相同的典型行为表现,写出1篇观察记录支持方案

    幼儿学习研究与支持

    1.理解学习方式的独特性

    2.支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3.培养积极的学习品质

    (1)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写出1篇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活动方案

    (2)观察幼儿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写出1篇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活动方案

    (3)观察幼儿在综合主题活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写出1篇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活动方案

    (4)观察幼儿在早期阅读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写出1篇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培养幼儿积极学习品质的活动方案

    (5)分析3篇观察记录中幼儿的原有水平及其最近发展区,分别写出具体支持策略

    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

    1.理解发展路径

    2.用好评价方法

    3.善用赏识与激励

    (1)创建2份幼儿成长档案袋,并定期更新与完善

    (2)为5名幼儿各自找到至少一个闪光点,并以各种方式赏识和肯定幼儿的闪光点

    (3)以适当方式向3-5位家长说明孩子的闪光点和自己的激励策略

    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

    1.从幼儿发展目标到教育活动目标

    2.从幼儿学习过程到教育活动过程

    3.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观察并评价幼儿

    4.在教育活动实施后反思教育目标的达成

    (1)设计1个综合主题活动的幼儿发展目标与教育活动目标,并说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2)设计1个综合主题活动的过程,并具体说出活动过程与活动目标之间的关系

    (3)设计1个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观察并评价幼儿的现场观察表

    (4)听师傅在活动完成后说说她的教育活动达成教育目标的情况

    幼儿保育与教育——旨在帮助新教师熟悉并胜任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与家长和同事的沟通与合作等岗位关键任务。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1.对幼儿园环境和环境创设的理解

    2.心理氛围的营造

    3.物质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1)与幼儿一同完成1次班级环境创设

    (2) 设计1个能够引发幼儿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的活动方案

    (3)设计1个依托环境开展活动的方案

    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

    1.熟悉一日生活活动和活动环节

    2.生活环节与环节转换

    (1)写出基地园和聘任园的一日生活流程并比较异同

    (2)寻找并写出3个从活跃环节到安静环节的转换策略

    (3)寻找并写出3个从安静环节到活跃环节的转换策略

    (4)独立完成1周班级教学设备使用与卫生保健工作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指导

    1.提供区域游戏材料

    2. 观察与记录幼儿典型行为表现

    3.研究并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

    4.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

    (1)自制3份具有操作性和引导性的区域游戏材料

    (2)讲述3个幼儿操作自己提供的游戏材料或自己改进游戏材料的故事

    (3)观察与记录2-3个幼儿操作游戏活动材料时典型行为表现并提出材料改进建议

    (4)研究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方式并写出1份进一步支持幼儿有意义学习过程的方案

    (5)发现幼儿操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并赞赏幼儿的作品

    (6)跟岗小、中、大班各3次半区域游戏活动,写出跟岗记录与反思

    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

    1.进行综合主题活动设计

    2.组织实施综合主题活动并进行有效反思

    3. 观察与记录幼儿典型行为表现

    4. 研究并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

    5.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有效激励

    (1)设计3个综合主题活动并组织实施

    (2)记录设计3个综合主题活动的过程

    (3)说明组织实施3个综合主题活动的过程

    (4)观察与记录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典型行为表现

    (3)对自己组织的综合主题活动能够进行有效反思并提出改进设想

    沟通与合作

    1.与家长沟通与合作

    2.与同伴沟通与合作

    (1)模拟与家长沟通的3个场景并设计沟通方案

    (2)完成1次与家长的沟通

    (3)完成1次家园联系栏的更新

    (4)协助并观摩带教师傅组织1次家长会

    (5)就区域游戏活动材料的设计与提供与同事有2次以上的沟通并记录沟通过程

    (6)就综合主题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与同事有2次以上的沟通并记录沟通过程

    教育研究与专业发展——旨在帮助新教师熟悉并参与教师研究和园本教研,熟悉并进行生涯规划、持续学习和反思改进。

    教师研究

    1.教师的关键岗位任务及其典型胜任表现

    2. 教师典型胜任表现的支持策略

    (1)写出6个你心目中的关键岗位任务并排序

    (2)明确写出幼儿园对2种关键岗位任务的具体要求

    (3)与师傅一起写出达到2种关键岗位任务胜任要求的努力要点

    园本教研

    1.保教实践中的幼儿研究与支持

    2.教师在保教实践中的如何进行幼儿研究与支持

    3.形成以园为本的教研共同体

    (1)寻找1个实际案例说明如何在保教实践中研究并支持幼儿

    (2)设计1个在保教实践中研究并支持幼儿的活动方案

    (3)协助师傅设计并组织1次教研活动

    生涯规划

    1.了解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2.制定生涯发展规划

    (1)精读1本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书,写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3点启示

    (2)请师傅讲一个职业生涯中的难忘瞬间,并转述给自己的同事

    (3)制定1份个人3年职业发展计划,并畅想自己10年的职业目标

    (4)写出自己喜欢的某一个特级教师的主要特点和成绩

    持续学习

    1.理解终身学习的价值

    2.掌握线上和线下学习的技能

    3.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说几个你熟悉的大咖主动学习的故事

    (2)制作并使用视频教学资源开展1次综合主题活动

    (3)分享你的学习材料和共享大家的学习材料

    (4)完成1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一日生活的设计方案

    反思改进

    1.理解反思学习的价值

    2.掌握反思学习的方法

    (1)在一次集体活动后对活动进行反思并说出反思的价值

    (2)请师傅给出3种反思学习的具体方法并记录与使用

    (3)与带教师傅讨论1次关于活动设计与保教实践的自我发展现状,写1篇个人反思

    (二)方式

    培训方式的设计遵循国家对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胜任要求并充分调动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内生学习主动性,以教练式(集中)、师徒制(基地)、园本式(返岗)、工作坊、分享会等行动性、实战型的培训策略为组织形态和进阶路径。围绕幼儿园教师的关键岗位任务,经由集中体验培训、基地浸润培训和返岗实践培训的“三步曲”,帮助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并突出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切实支持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自主学习过程并提升其关键岗位胜任力。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纳入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计划。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要求,会同高校或高校地方共建的省市教师培训中心,制定一年期的年度计划、上下学期的学期计划和以周为单位的周计划。原则上各区县的培训以一年为期,具体安排可参考一年分上、下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开学前两周安排第一次集中体验培训,之后是第一个学期的基地浸润培训和返岗实践培训;第一学期结束后两周安排第二次集中体验培训,之后是第二个学期的基地浸润培训和返岗实践培训;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前两周安排第三次集中体验培训,并完成结业式等。第一和第二两个学期的基地浸润培训和返岗实践培训需形成围绕关键岗位任务持续推进的实践性、行动型规范化培训路径和策略,确保培训实效。同时,需形成发展性、可操作、教师友好型的评价工具,切实重视并做好基地浸润培训和返岗实践培训的规范化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四、原则与要求

    (一)原则

    1. 规范培训导向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必须坚持规范导向,着力解决培训目标的规范、培训内容的规范、培训方式的规范、培训师资的规范、培训考核的规范和培训组织与经费的规范。

    2. 胜任岗位导向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必须坚持岗位胜任导向。以关键岗位任务为培训内容,支持首次上岗的幼儿园教师明晰幼儿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要求,将培训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动,表现出“所训即所学,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有用”的真实而有效的胜任岗位典型行为。

    3. 重心下移导向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必须坚持重心下移导向。为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应遵从“重心下移、按需培训”原则,由省级规划和指导,地级统筹和协调,县级管理和落实,充分发挥县级教育部门在教师培训中的主体作用。

    4. 模式创新导向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必须加大模式创新力度。有效利用互联网和移动学习等手段,推动教师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新入职教师同行交流。

    (二)要求

    1. 关于培训机制的规范化

    规范化培训要求机制规范。首先,要求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省级制度设计、区县的运维模式和培训团队的实践确保了培训制度的落实;第二,要求高等院校与教育行政结合。建立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新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第三,要求资源遴选与资源培育结合。遴选基础较好的已有资源,以实现资源的交互性和扩展性;培育定位精准的靶向资源,以实现课程资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关于培训内容的规范化

    规范化培训要求内容规范。首先,要求培训内容与岗位任务一致。培训内容设计应以新入职教师的关键岗位任务为出发点,系统设计新入职教师上岗时应理解、应做到和应反思的培训内容;第二,要求理论说明与实践内容一致。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反思,规范化培训应坚持理论类和实践类的课程的统一和互相作用;第三,要求规定内容与菜单选择结合。规定性的“必修课”指向教师通识性和全面性的岗位任务,菜单式的“选修课”指向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岗位任务,规范化培训强调教师在规定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需求自主选择内容进行学习。

    3. 关于培训过程的规范化

    规范化培训要求过程规范。首先,要求导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结合。基于系统设计的导师指导与新教师自主学习过程的路径和策略,支持教师在内生动力和外在促进中,获得关键岗位胜任力的提升;第二,要求持续行动与不断反思结合。通过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和提升自身经验的培训路径,支持新入职教师在理论和经验学习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进行持续反思和改进;第三,要求不断进阶与内生动机结合。培训应由传统满堂灌的“外控式”发展转向自主能动性的“内塑式”发展,激发教师培训前的参与动机、培训中的学习动机和培训后的成就动机,支持教师的自主进阶发展。

    4. 关于培训评价的规范化

    规范化培训要求评价规范。首先,要求诊断先行与评价随行结合。对不同地区、不同能力起点、不同专业新入职教师的发展需求和水平进行诊断性、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培训方案;第二,要求行动改进与持续提升结合。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进行评价与考核,在诊断测评的循环反馈过程中帮助新入职教师持续改进行为;第三,要求指导有效与双赢多赢结合。基于对指导教师的评价开展针对指导教师的培训,确保指导教师真正成为新入职教师职初成长的引路人,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5. 关于培训职责的规范化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管理,按照省市指导、地市统筹、整县推进的总体思路,切实保证规范化培训顺利开展。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订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整合研训资源组织实施规范化培训。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际管理培训工作并推动见习园所和师徒制和教练制等机制建设。

     

    五、评价与考核

    (一)评价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是指运用科学方式对培训的实施成效进行价值评定,旨在帮助参训教师自主了解自身水平和培训成效,便于参训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也便于培训者客观了解参训教师的水平,从而及时调整自身和培训进程,建构更加适宜的培训体系。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评价不是单一的结果评价,而是综合过程性的表现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培训价值并提升新教师岗位胜任力的自主评价体系。

    1. 评价内容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指向新入职教师的岗位胜任力,涉及四个层次的评价维度,分别是参训教师的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成果层的评价,适当加大行为层考量和成果层考量的权重。反应层考量培训团队和教师对培训的基本态度;学习层考量培训团队和教师对培训知识的掌握;行为层考量培训团队和教师培训后的教学行为改变;成果层考量教师培训后特别是在返岗实践中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2. 评价形式

    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培训学校或培训基地对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进行评价与考核。通过直接观察、谈话咨询、问卷调查、任务单(纸质教案)、个人汇报、第三方报告等途径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与成果层四个维度对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表现性评价。

    (二)考核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注重参训教师的考核工作,使用立足于实践的“循环进阶式”考核系统进行发展性考核,考核用于新入职教师自身水平的定位,便于后续培训内容的设计和选取。

    每个培训内容模块后,对应一次循环进阶式考核,三阶考核通过则进入下一模块学习,如未通过,则需要再次培训和考核。

    循环进阶1:通过任务单的形式考察学员的知识认知收获,学员在学习后进行任务单的填写,由此考察学员学习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考核通过则进入下一环节。

    循环进阶2:通过实操观察表的形式考察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分别由学员所在园方领导和培训团队进行双重观察考评,由此确切考察学员的知识是否较好地应用于实践,如考核通过则进入下一环节。

    循环进阶3:通过个人汇报展示的形式考察学员的综合经验提升力,由学员进行培训后的经验梳理报告,分别由培训团队、培训者个人、其他受训学员进行考评,如考核通过则进入下一环节的培训与循环进阶式考核

    注:原文转载于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侵删)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从不同视角看,如何结合《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有效实施幼儿园教学?|侯莉敏 步社民 夏明珠知识,对于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基础课程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收藏

    赞一个

    踩一下

    换一批

    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指南课程推荐

    中学物理实验

    中小学基础教育

    116392人学过

    ¥500/月

    中学化学实验

    中小学基础教育

    135735人学过

    ¥500/月

    小学科学实验

    中小学基础教育

    96844人学过

    ¥500/月

    高中通用技术

    中小学基础教育

    128373人学过

    ¥500/月

    汉语言

    汉语

    131264人学过

    ¥500/月

    基础课程客服中心

    王老师

    立即交谈

    林老师

    立即交谈
    更多>>

    推荐阅读

    100VR精品课程推荐

    评价

    0
    发表评论

    0/500字

    更多>>

    最新文章

    江苏持续推进职教体系建设改革

    江苏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8项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度。 《实施意见》提出,开展省市联合建设改革新模式试点,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积极推动部省共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围绕江苏“1+3”重点功能区、苏锡常都市圈等重点区域,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由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院校联合组建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建设60个左右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000门左右省级在线精品课程,扩大优质资源共享;实施产教融合提升行动,对标产业发展前沿,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50个左右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省级层面建成30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遴选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 来源:新华日报

    辽宁省印发《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印发《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2〕2号)要求,加快推进我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特制定《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 以下是通知原文 附件: 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办法(试行) 一、认定范围 全省职业学校(含开展职业教育的本科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公共课教师、校内其他具有教师资格并实际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正式聘任的校外兼职教师,以及其他依法开展职业学校教育的机构中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在符合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可参照实施。 二、认定标准 《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附件1)和《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附件2) 三、组织机构 (一)认定管理机构及职责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 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负责本辖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工作。 各高等职业学校负责组织领导和监管本校的“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工作。 (二)认定实施机构及职责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主体是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负责本区域内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高等职业学校(含开展职业教育的本科学校,以下同)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主体是各高等职业学校,负责本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以及高等职业学校应明确负责部门,组建由教育部门人员、行业企业人员(应具备高级职称)、院校专家(应具备高级职称)等不少于10人共同组成的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具体实施认定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可下设若干专业大类评议组,一般不少于5人组成,负责某专业大类“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认定结果经检查复核通过后,报省教育厅备案。 四、认定程序 (一)个人申报。各职业学校负责组织本校教师通过辽宁省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个人申报,并对本校教师申报材料进行真实性、有效性核查,核查合格的,提交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 (二)组织认定。认定专家评议委员会开展评议,评议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形成认定结果。 (三)结果复查。认定结果经检查复核通过后,省教育厅予以备案,生成“双师型”教师档案,统一管理。 五、激励措施 (一)促进持续发展 各地各校要制定激励政策,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师不同能力条件分级认定,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走“双师型”发展道路。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要根据“双师型”教师不同阶段发展需求,精准提供教育教学、岗位实训、企业实践等机会。要鼓励“双师型”教师取得行业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聘行业领域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二)注重作用发挥 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在综合育人、企业实践、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带头引领作用,充分挖掘典型案例,探索示范教师培训、顶岗实践、研修访学等成长路径方法。将“双师型”教师作用发挥情况作为“双高”建设计划、优质中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达标、专业设置审批和布局结构优化、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以及教师创新团队、名师(名匠)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 六、证书管理 在辽宁省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管理模块,将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证书纳入上述平台统一管理。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证书有效期为5年,期满后对“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进行复核,突出聘期内岗位业绩考察,促进教师知识技能持续更新,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七、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安排具体部门、专人负责,并做好宣传、引导、鼓励和组织申报、材料审核等工作,确保认定工作顺利进行。严格落实评议认定回避制度。学校要对教师申报的材料逐一进行核实,严禁弄虚作假。 (二)各市教育局、沈抚示范区社会事业局以及高等职业学校要制定本区域内或本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细则,向省教育厅备案后实施。各学校应在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双师型”教师信息,确保数据准确统一。 (三)省教育厅将对认定工作全过程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公示公开、第三方评估、抽查复查、责任追究、过程追溯等制度,发挥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畅通投诉反馈渠道,确保过程透明规范、结果公平公正。 八、附则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对已认定发生师德师风违规行为的“双师型”教师应予以撤销。对申报材料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认定。 (二)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可参照实施。 (三)本办法由辽宁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附件: 1.《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2.《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附件1: 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 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 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三)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 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四)能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时长、形式、内容、标准等应符合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规定。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 (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基本条件,其中校内专任教师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职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本专业非高校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认定级别及标准 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各级别认定条件如下: (一)初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评价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2)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参加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2.实践能力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中级工(四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7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初级考评员资格。 (6)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7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前2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前2名),且实际开展成果转化。 (7)参与(前7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1万元及以上。 (8)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9)作为参与人获得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10)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或在近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期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企业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1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校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3.岗位业绩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参与国家“双优计划”、辽宁省“双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参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一定促进作用。 (二)中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一次。 (2)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2.实践能力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技师(二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5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中级考评员资格。 (6)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5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第1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且实际开展成果转化。 (7)参与(前5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3万元及以上。 (8)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9)作为参与人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10)近10年中有3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骨干;或近5年中有6个月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1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非工科类在相关单位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 (1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市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3.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国家“双优计划”、辽宁省“双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较大促进作用。 (三)高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特色鲜明,经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两次。 (2)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担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等,或主持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或主持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建设,或主持省级专业建设。 (3)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前3名)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 2.实践能力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高级技师(一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3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高级考评员资格。 (6)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第1名), 或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2项软件著作权(第1名),且实际开展成果转化。 (7)主持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10万元以上。 (8)在省级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 (9)作为参与人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10)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负责人;或近5年中有6个月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20万元及以上技术改造项目。 (1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省级“技术能手”技术技能类等荣誉称号。 3.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国家“双优计划”、辽宁省“双优计划”、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突出作用。 三、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条件 (一)校外兼职教师指来源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仅能选择在有效聘期内的1所学校申报。 (二)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条件按以下标准执行,实践能力条件和岗位业绩条件按所申请相应级别的条件执行。 1.申报初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1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1年或实训课程1门。 2.申报中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2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2年或实训课程2门。 3.申报高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3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3年或实训课程2门。 (三)须与兼职聘用单位履行聘用协议满1年,且将行业企业生产、管理经验融入学校,从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改革工作。 附件2: 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一、基本要求 (一)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人师表,关爱学生。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在教育教学和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形成相应的经验模式。 (三)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不断提升数字素养,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四)能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时长、形式、内容、标准等应符合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相关规定。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过程。 (五)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基本条件,其中校内专任教师申请认定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高校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者必须具有本专业非高校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认定级别及标准 辽宁省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各级别认定条件如下: (一)初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所教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以及教学、生产实习实训方法等,教学评价达到合格及以上等次。 (2)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参加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校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3)作为参与者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作为参与人获得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以上;或参编著作或教材等。 2.实践能力条件一。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中级工(四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初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7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初级考评员资格。 3.实践能力条件二。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7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前2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前2名),且所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转化收益3万元及以上。 (2)参与(前7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1万元及以上。 (3)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4)作为参与人在校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5)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或在近三年内至少参加一期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企业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6)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校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4.岗位业绩条件。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参与国家“双高计划”、辽宁省“兴辽卓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参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经学校认定,参与校级及以上“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建设,或学校认定参与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3)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中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显著,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一次。 (2)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校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三等奖及以上。 (3)作为参与者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受到学术界好评;或作为参与人获得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以上;或参编著作或教材等受到学术界好评。 2.实践能力条件一。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技师(二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中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5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中级考评员资格。 3.实践能力条件二。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前5名);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软件著作权(第1名);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第1名),且所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转化收益5万元以上。 (2)参与(前5名)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3万元及以上。 (3)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4)作为参与人在市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5)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骨干;或近5年中有6个月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10万元及以上技术改造项目,非工科类在相关单位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 (6)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市级及以上“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4.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岗位业绩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国家“双高计划”、辽宁省“兴辽卓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经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及以上“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建设,或学校认定主要参与(前5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3)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级“双师型”教师 1.教学能力须具备下列条件: (1)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业绩突出,教学特色鲜明,经教学评价达到良好及以上等次两次。 (2)在教育教学团队中发挥关键作用,担任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负责人等,或主持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或主持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建设,或主持省级专业建设。 (3)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实习实训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能力,主持市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前3名)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或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类竞赛等获得个人或团体二等奖及以上。 (4)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作为完成人(前3名)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或作为编著(前2名)出版著作或省级规划教材等。 2.实践能力条件一。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非教师系列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2)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外实施的高级技师(一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管的在院校内实施的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内)并参与(前3名)行业企业具体案例、项目等工作。 (5)具有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资格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高级考评员资格。 3.实践能力条件二。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发明专利授权(第1名),或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第1名),或2项软件著作权(第1名),且所获专利或软件著作权转化收益10万元及以上。 (2)主持完成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且到款额累计10万元及以上。 (3)在省级技能类竞赛中担任专家或裁判;或指导学生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及以上。 (4)作为参与人在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类、创新创业类、科技发明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 (5)近10年中有3年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经历且担任技术负责人;或近5年中有6个月及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一线从事本专业实践锻炼且承担投资额度20万元及以上技术改造项目。 (6)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省级“技术能手”等技术技能类荣誉称号。 4.岗位业绩条件。近五年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国家“双高计划”、辽宁省“兴辽卓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校级子项目建设,或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2)经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及以上“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建设,或学校认定重点参与(前2名)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的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项目。 (3)能够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到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且经学校考评能够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发挥突出作用。 三、校外兼职教师申请认定条件 (一)校外兼职教师指来源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仅能选择在有效聘期内的1所学校申报。 (二)校外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条件按以下标准执行,实践能力条件和岗位业绩条件按所申请相应级别的条件执行。 1.申报初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1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1年或实训课程1门。 2.申报中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2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2年或实训课程2门。 3.申报高级“双师型”教师须从事本专业课程教学满3年,并曾独立承担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实训教学任务3年或实训课程2门。 (三)须与兼职聘用单位履行聘用协议满1年,且将行业企业生产、管理经验融入学校,从事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改革工作。

    江西新设一所高职院校

    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公示中。 以下是公示原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等有关规定,经第四届江西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获得通过,现将学校相关信息向社会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2月18日—2月22日。公示期内,如有不同意见,请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邮寄或传真等方式书面实名反映。我们将对线索明确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为反映人保密。 受理部门:江西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地址: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邮政编码:330038;联系电话:0791-86765095;传真号码:0791-86765093。 附件: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表 江西省教育厅 2024年2月18日 附件 拟设置赣东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情况表 学校名称 建校基础 所在地 办学性质 办学层次 举办者 赣东职业技术学院 新设 抚州市 非营利性 民办 高职 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最新批复!江西新余新增1所高级技工学校

    关于同意设立遂川高级技工学校的批复 遂川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申请设立遂川高级技工学校的请示》收悉。根据《江西省技工院校设立审批办法》(赣人社发〔2023〕27号)等规定,经实地考察、专家评议、社会公示、会议研究等程序,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设立遂川高级技工学校。遂川高级技工学校为遂川县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级技工学校,学制教育规模暂定为5000人,初设茶叶生产与加工、茶艺、电子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健康与社会照护等专业。 二、遂川高级技工学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师资力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工学一体,培育更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遂川县政府要对学校加强领导,加大经费、编制等保障力度,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学校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吉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要对学校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 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4年2月1日

    吉林省将新增一所学院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设立长白山技师学院的批复 吉政函〔2024〕5号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你厅《关于提请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长白山技师学院的请示》(吉人社报〔2024〕9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设立长白山技师学院。举办者为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地址在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长白山技师学院业务工作接受你厅指导和监督。 二、长白山技师学院为民办非营利技工院校,办学经费自筹解决。学院以培养技师(预备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同时承担企业在职职工高技能人才培训任务。开设护理、康复保健、电子商务、休闲体育服务、旅游服务与管理5个专业。招生对象主要为技工学校、高中、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学制2—5年。 三、你厅及长白山管委会要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规定的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加强对学院建设和办学的指导,督促长白山技师学院依法依规办学。 四、长白山技师学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教育局)、科技厅(局)、财政厅(局)、国资委、总工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了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 全国总工会 2024年1月30日 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扩大高技能人才数量规模,提升素质水平,从2024年到2026年,联合组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培养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以下简称“领军人才”),支持他们不断成长、发挥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一)领军人才范围。领军人才指政治立场坚定、践行工匠精神、解决生产难题、推动创新创造、培养青年人才的骨干中坚技能人才,包括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或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认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 (二)工作目标。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动员和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有关行业重点培育领军人才。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国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健全培养、使用、评价、激励联动推进机制,加快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数字技能型领军人才,全方位用好领军人才,发挥领军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高技能人才整体发展。 三、重点任务 (三)制定专项培养计划。要加强对领军人才供给需求的预测,结合经济社会转型、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变革趋势,制定地方性、行业性领军人才专项培养计划。将技能高超、表现突出的青年技能人才及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成绩优异选手做为领军人才培养培育重点,支持其成长成才。建立领军人才培育信息库,摸清掌握领军人才及培育重点对象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培养及队伍建设工作。 (四)加大培养培育力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依托企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平台,通过企业岗位培训、校企联合培养、关键岗位实践、重点项目参与等方式,培养适应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的领军人才。支持企业联合教育科研机构,通过合作培养、项目协作等方式,帮助领军人才及培育重点对象提高技术研发水平。组织技能研修、同业交流、名师带徒、赴境外培训等活动,提高领军人才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推动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技能高超的青年技能人才,并纳入领军人才培育范围。 (五)畅通晋升成长通道。支持企业健全“新八级工”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在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中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推进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评聘工作。对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完整的职业(工种),企业可直接认定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对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职工,进一步打破学历、资历、年龄、比例等限制,可直接认定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支持理论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六)提高待遇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军人才,企业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以奖金、股权等多种形式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对关键技术岗位领军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国有企业可在工资总额内对领军人才予以适当倾斜,结合实际实行特岗特酬。 (七)完善稳才留才机制。鼓励企业创新、完善相关制度,吸引稳定领军人才。支持企业与领军人才依法约定服务期、订立竞业限制协议。对工作中急需、退休后将对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的领军人才,符合国家统一规定的可推迟办理退休,并向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对实际工作中急需、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领军人才,企业可与其协商签订返聘协议。 (八)支持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为领军人才参与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领衔一线生产难题攻关、总结推广绝招绝技等提供帮助。保护领军人才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权益。支持领军人才参加国内外大型工业展会、“一带一路”框架下南南合作技能开发网络、对外援助等合作项目。组织领军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鼓励领军人才到职业学校兼职,提升学徒、学生的实践能力、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九)加强领军人才平台建设。优先支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领军人才领衔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聚焦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技能等领域开展技术革新、技能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各地打造人才港、工匠城等技能平台,组织领军人才开展技能文化传播活动,设立技能展示、技能互动、职业体验区域,面向公众和青少年学生加强技能知识传播和文化培育。 (十)选拔表彰优秀领军人才。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对涌现出的优秀选手,按规定授予相关荣誉、落实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政策,纳入培育重点对象范围。加大省部级以上表彰奖项和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向高技能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荐优秀高技能人才申报参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等。将符合条件的优秀领军人才按照有关规定选拔推荐到工会等群团组织挂职或兼职。 四、工作要求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筹、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领军人才培育工作机制。要积极向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国资、工会部门要做好信息共享,加强组织推动,共同推动领军人才培育工作。 (十二)做好保障服务。加强技能人才服务窗口、技能大师之家等建设,做好领军人才支持服务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地方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等,支持做好领军人才培养,按规定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等政策。引导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合理使用职工教育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和培训,并将此情况与企业申请用地、用能及开展评先评优等挂钩。 (十三)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舆论正面引导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技能人才工作重大政策、重要活动、创新经验和工作成效,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突出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深入挖掘领军人才工作事迹、成长经历,讲好技能故事,打造技能明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山西新政:高技能人才可应聘职业和技工院校

    从现在开始,对于优秀高技能人才,山西省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可采取直接考核的方式将其招聘至与所获技能奖项相关的岗位工作。山西省人社厅、省教育厅近日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招聘优秀高技能人才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相关政策。 根据通知,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具体范围包括13类人员: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选手、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全国技能大赛优胜奖以上选手、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一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决赛单人赛项前10名、双人赛项前7名、三人赛项前5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表彰的高技能人才、省级综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 对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招聘的优秀高技能人才,省人社厅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其中优秀高技能人才中的技师可认定为中级职称,高级技师可认定为副高级职称,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可认定为正高级职称。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聘用到相应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技师可聘用到专业技术10级岗位,高级技师可聘用到专业技术7级岗位,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可聘用到专业技术4级岗位,执行相应岗位工资,纳入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常设岗位管理,以后实施正常的岗位等级或层级晋升。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常设岗位已满,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申请特设岗位,用于吸纳优秀高技能人才。

    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中期评价结果公示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方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中期评价结果公示,通知全文如下: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名单的通知》(苏教职函〔2021〕48号)要求,经相关学校自评,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省级评价,形成中期评价结果。现将评价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2月2日—2月9日。 如对评价结果存在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反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单位提出异议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 联系人:李永乐、薛清,电话:025-83335583、83335605。 联系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5号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邮编:210024。 附件 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中期评价结果 序号 学校名称 评价结果 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优 2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优 3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优 4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优 5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优 6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优 7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优 8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优 9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优 10 苏州市职业大学 优 11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优 12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优 13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优 14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良 15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良 16 扬州市职业大学 良 17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良 18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良 19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良 20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良 21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良 22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良 23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良 24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良 25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中 省教育厅 2024年2月2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