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专家王继新:停课不停学“线上复学”“线上复课”是全社会多级联动协同发力的“互联网+教育”创新
教育信息化专家在武汉呼吁:停课不停学“线上复学”是全社会多级联动协同发力的“互联网+教育”创新
一场史无前例的“云端开学”,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新挑战。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带来新考验 线上课堂打开别样天地。由于新冠疫情导致高校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推迟,教育系统按照教育部的有关部署,积极组织中小学、高校和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行业以独特的优势,全力投入到抗“疫”战斗中。作为行业媒体,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在线学习》杂志将持续推出在线教育“大考”之专家篇报道,报道行业的战况,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探究这场“大考”带给行业发展的思考。
本次采访教育专家介绍:
王继新: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线上复课”,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创”。各校制定一校一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建立学校、学院、教研室三级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引导教师灵活应用各大课程平台线上教学资源和在线教学软件,采用慕课、录播、直播、线上答疑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抓住疫情期间一批在线课程平台免费为学校师生提供在线教学服务的机会,各地学校从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实验空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100唯尔教育云平台等十几家全国知名慕课平台引进优质课程资源,供师生选用。
要使这场空前规模的在线学习科学有效开展,既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培训机构的努力,也需要专家学者们建言献策。日前,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王继新。
教育部延期开学通知发出后,身处武汉的王继新教授随即组织了专家团队——线上研究共同体,密切关注湖北和全国“停课不停学”中实施“互联网+教育”的策略、路径及效果。同时也与中心的实验县、实验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为乡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提供线上教与学支持服务。
王继新认为,“线上复学”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实践检验。从各地推出的举措来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已经体现出来,但实施中也有需要解决的问题。“线上复学”是一次全社会协同的教育创新,将对今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实施“线上复学”不是伪需求,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记者:突如其来的疫情和线上教学需要,让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最初也感到有些不太适应。您认为,“互联网+教育”如何才能有效地在“停课不停学”中发挥作用?
王继新:教育部通知延期开学的同时,也在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网上教、学生网上学的效果。“线上复学”是“互联网+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也是应对疫情的创新之举和有效策略。当然,这种“网上学”并不是狭义的指“网上直播上课”,而是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优质网络资源,开展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学习活动。
那么,如何才能保障网络教学的质量呢?我认为,分区域的科学规划和组织管理是关键。第一,各区域应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迅速在实践过程中调整完善,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典型案例,推广应用。第二,建立在线教学协作共同体,集体备课,充分利用已有优质资源,优化在线教学设计方案,没必要让每个老师都来录课。第三,组建教研员、在线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提供线上教与学过程中的智力支持。第四,建立保障机制。建立多元正向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校长、教师、教学支持人员的积极性;组建技术保障团队,有效保障学习平台的稳定,并为师生提供技术服务。
记者:相对非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疫情期间应该如何科学部署线上教学?
王继新:非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主要是对学校正式教育中面对面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班级规模化教学之余个性化学习的一种形式。而在疫情期间,为减少延期开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线教育则成了学校正式教育的主要途径。
在校复课期间,各校坚持质量优先原则,系统设计在线教学活动,各有关部门协同推进,成立了“在线教学指导组”、“网络技术组”、“质量保障组”、“学生学习保障组”等工作组,完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在线教学目标、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不降低。
正是这一特殊使命,疫情期间的在线教育更需要教育部门的科学统筹部署。
第一,应依据各学段学生特点,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条件及数字化资源,制定区域内学校在线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对教育信息化应用基础较好的区域或学校,可依托国家、省、县(区)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或学校自选平台,充分利用已有优质资源,以同步直播、异步点播等方式个性化地组织教学。对软硬件条件不成熟的区域或学校,地方教育部门可利用国家、地方或校本现有课程资源,推送给学生自主学习,并在线上做好答疑辅导工作。对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农村偏远地区,地方教育部门可积极协调当地数字电视运营商开设数字电视教学专栏,通过点播方式组织远程学习。
第二,分学科组建在线教学共同体,协同制定线上学科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在线上教学模式上提供给师生更加多样化的选择。针对不同学科、学段特点,将直播课堂、网络点播教学、微视频学习、线上集中辅导答疑和学生自主学习等形式合理搭配。
如何“教”与“学”仍是线上教学突出问题
记者:随着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疫控期间网络教学的实施方案》及《网络教学的基本要求》等文件。战“疫”背景下,如何开展线上教学,如何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学有所获,都是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现在,各地都出台了一些举措。您认为疫情期间的学习应该关注哪些问题?
王继新:“停课不停学”的措施一提出,各地教育管理部门以及众多教育企业都以最快的速度制定了“线上复学”的可行方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前期成效体现出来,但疫情期间全学段、全时段的在线学习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一方面是学的问题。在线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专注度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低龄学生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需要家长督促和协助。
另一方面是教的问题。有一部分教师线上教学经验不足,对授课平台的使用熟练度也不够,短时间的培训难以解决所有问题。与此同时,在线课堂还存在师生的互动与反馈是否及时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准确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无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课堂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记者:那么,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王继新:我认为,第一,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学平台服务商要为教师提供技术和教学方法支持。围绕在线课程开发、教学理论方法及实践等组织在线教师培训,帮助广大教师尽快掌握“互联网+教学”基本技能。第二,在区域或学校内,可集结一批有网络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线上集体研课,围绕学习目标和任务,形成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的系列学习材料、课后作业等推送给学生。没必要所有老师都来录课,也没有必要都选择直播这一种形式。第三,班级任课教师应加强在线和自主学习过程的督查、答疑和学习效果的监测。已经开设直播课的,也应在直播课后合理安排在线答疑时间,并将学生学习效果集中反馈给直播课主讲教师,形成主讲和辅导教师的有机协作机制。第四,加强家校沟通,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家学习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做好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记录和个性化辅导。
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学 用“新”更用“心”,家校共育提高学习效果
记者:疫情期间,学生都是宅在家里学习,应该如何解决学习效果问题?
王继新:不论是面对面教学还是在线教学,学习效果都是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做好前期准备与安排工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台适合当地教育实际的管理办法,选用适合当地的教育教学整体解决方案,落实各项政策,做好组织实施。各学校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确保学生不离家不返校,确保“停课不停学”。
二是做好网络教学环境下课程教学的设计工作。教师应根据学校安排,按照课程实际情况,提前熟悉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做好心理调适工作,做好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熟悉教学平台各项功能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工作。设计符合网络教学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合理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效果。
三是充分利用适合网络学习的微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可将教学内容分解成细颗粒度、小容量的微资源,以适应和支持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需求。
四是重视在线教学互动。充分借助教学平台提供的各项功能,在直播授课、录播教学和学习资源中加入能促进有效互动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参与感。
五是建立有效的学习评价机制。在课程学习评价过程中注重从多个层面、角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基于各教学平台提供的能够获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重视过程性评价,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多元的评价,保证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
六是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实现家校共育。网络教学让广大的家长有了实际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机会,鼓励和引导有时间有精力的家长参与到学生培养的大协作中,充当学生网络学习的“班主任”,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知识获得和能力发展提供指导。
_
四种线上教学技术优势明显
记者:新技术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您看来,有哪些新技术可以在疫情教学中发挥突出作用?
王继新: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此次疫情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既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的实践检验,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要保证“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我认为,以下四种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学习分析技术。
学习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实践,帮助学校实现精细化管理。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线上学习,将积累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基于这些教育大数据能形成个体或群体的“用户画像”和学情报告。基于此,学生能根据平台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进行自适应学习;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实现精准化教学;学校管理者也能根据整体的学情报告,作为改进教学、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二是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技术。
从学习资源推送技术的核心来看,主要包括学习者模型、内容模型和推荐策略模型等内容。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疫情期间“在线学习”的个性化。根据学生认知特征、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和学习行为数据分析构建的“学习者模型”,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的“内容模型”,通过数据挖掘、聚类、关联等规则所建立的“推荐模型”,能为学习者推送适当、适时、适量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实现自适应的学习路径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送。
三是5G移动通信技术。
在目前各学校深入推进智能校园建设的大背景下,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混合现实(MR)、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会使学生、教师、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等教育要素和场景发生变革。基于5G创建的教育教学平台能够保证学习者良好的学习体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等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解决和弥补教学互动过程中在场感不足等问题,使学习交互更加真实,学习资源更加多元,学习场景更加丰富。
四是网络直播技术。
相比于其他社会化直播,将网络直播技术运用教育教学过程具有其特殊性。如何利用国家、地方公共教学平台提供的直播功能和已有的优质学习资源,搭建满足学生需要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参与度,保证学习质量,是对各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育人水平的集中考验,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字化学习能力的重要契机。
近些年,我们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形成了同步互动混合课堂和同步互动专递课堂等基于网络直播技术的课堂教学结构,有效解决了乡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提升了乡村教育质量。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基于网络直播技术形成的课堂教学整体解决方案也可以用于解决特定情境下的教育教学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育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案例。
记者:面向大众,很多教育及培训机构也推出了网上课程。那么,您如何看待这次疫情对教育信息化、对终身学习的影响?
王继新:目前,我国正处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中,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和全面部署,各地都开展了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工作。与此同时,也涌现出诸多互联网教育创新企业,研发出了众多服务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用户的产品,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教育管理部门、企业、学校、家庭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对“停课不停学”的保驾护航。可以说,“线上复学”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全社会协同创新。
当前,终身学习的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正在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正在形成。我相信,经过此次疫情的考验,无论是各地政府、企业,还是学校,都会探寻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适切路径,涌现出大批典型的、有推广意义的建设策略,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王继新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教育信息化专家王继新:停课不停学“线上复学”“线上复课”是全社会多级联动协同发力的“互联网+教育”创新知识,对于王继新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职教新闻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